制造興國 品牌強國-“中國品牌日”
發布者:華鼎縱橫
發布時間:2018-05-10 15:58:02
瀏覽次數:
概述:今天,5月10日,中國品牌日一周年。去年的這個時候,國務院決定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為中國品牌日。這也就意味著對中國品牌的建設,已經提升到 ……
今天,5月10日,“中國品牌日”一周年。
去年的這個時候,國務院決定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為“中國品牌日”。這也就意味著對中國品牌的建設,已經提升到了國家的高度,極具里程碑意義。同時,對每個中國品牌而言,他們所承載的使命、希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年過去了,“中國品牌日”還有好嗎?觀察這兩天以來有關中國品牌日的活動,除了一些評選活動和論壇,更多的都是廣告和品牌營銷,幾乎成為了廣告行業的一次狂歡。除此之外,類似于CCTV這樣的國家品牌計劃,以及由某媒體機構舉辦的中國品牌榜排名等,背后無不隱藏著“給錢競價”的交易。難道說這個以國家為背書的重要節日,就成為了一個宣傳的風口了嗎?
誠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無論是在經濟發展和工業制造上,都不斷具備著實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拿汽車來說,中國制造升級推動下,中國汽車品牌的品質開始媲美合資,市場占有率也正穩步回升。
中國正處在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重要階段。中國作為制造大國,一方面是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高品質的品牌產品供給不足。而隨著消費者對高品質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一部分消費需求無法通過中國自主品牌得到滿足,消費者只能轉向國外品牌。
因此,從消費者切身利益而言,發展品牌經濟,有利于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滿足大眾消費升級需求。而從企業角度而言,企業也應以品牌為切入點,與消費者建立信任感和品牌體驗的獲得感。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品牌?對于這個問題各界有不同的解讀與概述。實際上,品牌的起源來自標記。品牌的英文brand源出古拉丁語,其本意是灼燒、烙櫻當時的人們通常在牛馬等家畜身上烙上印記來區別財產的不同歸屬,這便是品牌的早期形態。其意義延展到今天,可以理解為“留下美好印象”的物品即是品牌。
品牌對于企業來說,其重要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從表面看,品牌貌似企業的一個營銷工具,而實際上品牌的作用遠遠不止于此。對企業來講,品牌首先是讓消費者買單的理由,其次,品牌能夠體現產品或企業的核心價值,可以形成競爭區隔,使企業保持競爭優勢,是延長企業生命線的最好保障。而品牌最為重要的作用,還在于區分階層、給消費者帶來聯想,傳遞來源地的文化。品牌是搭載產品信息的重要載體,是文化輸出的重要承載物,是文化傳遞的重要媒介。消費品牌,某種程度上就是在享受文化。
奢侈品為什么受眾人青睞,不惜重金海外淘購?真實原因中,“為了產品功能”不足20%,基本就是為了消費文化。眾所周知,奢侈品一般都與皇室貴族有較深厚的關系,消費奢侈品可以更好的區分群體,享受其傳遞的文化。就像在幾百年前,歐美貴族消費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一樣,其目的主要在于彰顯身份。
21世紀的中國,無論在影響力及經濟總量上,在世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與之相對的,是中國嚴重缺乏與之地位相匹配的世界性品牌。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強弱是看這個國家有多少世界性的品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打造知名品牌已經成為各國經濟競爭的制高點,成為主導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力量。所以,當前的中國呼喚更多更優秀的中國品牌,來服務、造福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更多的中國企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蛻變恰逢其時。
同時,品牌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同樣不可小覷。GDP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出口和消費。這三者在目前我國GDP的貢獻上,消費的權重剛剛過半,更需要中國品牌對市場消費起到引領作用。